查看原文
其他

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1.4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》微课视频辅导+练习

点右边关注我→ 绿色圃三年级资源 2021-08-08

(视频最大化,横屏观看,视觉效果更佳哦!)


电子课本


课后作业


参考答案

  1.  C

2.  C

3.  156

教学设计

教材第8页例6、“议一议”、“试一试”、“课堂活动”以及练习二的第5-9题

n       教学提示

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(积的末尾是0)。主要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以及积的末尾是0的乘法,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乘法笔算方法。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(积的末尾是0)笔算方法的关键是:1.掌握乘的顺序;

2.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“十”,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。

n       教学目标

知识与能力

1.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乘的顺序;

2.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“十”,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。

3.培养学生养成从多角度观察问题的习惯,提高学生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过程与方法

1.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(积的末尾是0)的竖式计算过程、理解算理,掌握算法。

2.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,“感受借助旧知识解决新问题“的策略意识。

情感、态度与价值观

1.培养学生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、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,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。

n       重点、难点

重点

1.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“十”,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。

难点

1. 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“十”,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到道理。

n       教学准备

教师准备:例6课件(ppt)或教学挂图

学生准备:两位数乘两位数初步的竖式计算知识

n       教学过程

(一)新课导入:

(建议:可以预设几个情景来进行导入。如:课件展示谈话法等。)

师: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,谁还记得竖式计算是如何计算的?需要注意什么?(小组讨论,全班交流)

(预设)

生1:竖式计算时,要把相同的数位对齐。

生2:计算时,从个位乘起,哪位乘得的积就写在哪位的下面。

生3:竖式计算时,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后,末位的积要和十位对齐。

……

师:同学们说的非常正确,太棒了!今天我们继续学习“积的末尾是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”的竖式计算。 

设计意图:

在师生对话的语境中,通过提问回答的方式,引出今天的课题,进入学习状态,这利于培养学生的善于独立思考、学会倾听,产生探求新知愿望的积极心态。

(二)探究新知

知识点1:积的末尾是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

(教材第8页例6)

一、读图发现已知信息和所求问题

师:读图,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和需要解答的数学问题吗?(课件出示例6,

生读图发现信息并全班汇报)

(预设)

生1:一只青蛙每天吃34只害虫。

生2:求这只青蛙25天能吃多少只害虫?

……

师:同学们发现的已知信息和所求的问题太准确了,下面我们就列式解答计算一下,这只青蛙25天可以吃多少只害虫。

设计意图: 继续通过读懂图、读表让学生从中发现信息和问题,培养学生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以及提出问题的能力。

二、分析思考与列式

师:求这只青蛙25天吃多少只害虫,你会列式解答吗?下面小组讨论,一会全班交流。

(小组讨论交流后教师继续提问)

师:求25天吃多少只害虫,就是求什么?你能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吗?

(预设)

生1:已知每天吃34只害虫,求25天吃多少只害虫,就是求25个34相加的和是多少。

生2:就是把25个34加起来。

生3:根据乘法的意义用34×25来解答。

……

师:这样列式的依据是什么?(小组讨论,全班交流)

(预设)

生1:根据乘法的意义,相同加数求和可以用乘法计算。

生2:每天吃的只数×天数=25天一共吃的只数。

……

师:同学们分析的非常正确,求相同加数的和时可以用乘法计算,还可以根据数量关系来列出乘法算式解答。

设计意图:   解决数学问题时,要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“数学化”的过程。教学时设计这一环节,目的是培养孩子在解决具体问题时的分析问题能力,要让学生在“数学化”过程中明白为什么这样解答。

三、规范并探究竖式计算方法

师:34×25,你会用竖式计算吗?自己先试着在练习本上算一下,并在小组内交流,全班汇报。

师:上面的三种竖式计算,你同意吗?它们的问题各自出在了哪里?有针对性的评价一下。(小组讨论,全班交流)

(预设)

生1:上面的第一种算法34×5的积170的个位数字0,应和两个乘数的个位对齐,而生1把十位上的7和个位对齐了。

生2:上面生2在计算34乘十位上的2后得68,其实这里代表的是680,所以8应该和十位对齐,不应该和个位对齐。

生3:上面生3同学在做最后的加法运算时,忘了把0落下来,最后结果应是850.

师:好,刚才同学们点评了上面三个同学的错误解答,下面看课件我们把正确的竖式计算板演出来。

(课件展示)

       3 4

×    2 5

    1 7 0…………34×5的积

    6 8…………………34×20的积

    8 5 0………………170+680的和,个位的0要落下来

师:根据刚才课件演示的计算过程,你能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(积的末尾是0)的乘法是怎样计算的吗?(小组讨论,全班交流)

(预设)

生1:列竖式时,要把相同的数位对齐。

生2:计算时,从个位乘起,先计算34×5的积,积的个位和乘数的个位对齐。

生3:再用十位上的2去乘34,乘得的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。

生4:最后求两次乘得的积的和,注意积的末尾的0落下来。

师:好,刚才同学们的总结就是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方法和步骤。

设计意图:  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时,先放手让学生自我尝试解答,然后教师巡视,把发现的错误的解答方法板演在黑板上,也就是将问题完全暴露,通过学生的找错,挑毛病来不断修正和完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步骤,最后教师提问让学生自我陈述,进一步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,从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。

四、规范解答

34×25=850(只)

       34

    ×25

    850

答:这只青蛙25天要吃850只害虫。

设计意图:  通过规范解答积的末尾是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,教给学生一种标准的规范的数学解决问题的步骤、方法,形成做事认真、细致和完整的良好行为习惯。



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每天获取最新资料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